快捷支付暗戰升級 消費者欲起訴銀行侵權
移動支付引領新增長銀行第三方支付利益博弈不停 從四大行調低快捷支付限額的表態來看,“收緊”主要是為了保證支付安全,降低風險。帶有物理介質的網銀支付、直接網銀支付和快捷支付,在支付風險上依次遞增。 但互聯網開發相關人士認為,在安全方面,“快捷支付”的支付機構與銀行服務器有專線傳輸支付指令、無網頁跳轉,杜絕了交易過程中的釣魚風險。 在違規簽約方面,按照銀監會2011年出臺的《關于加強電子銀行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開通快捷支付首筆業務須到銀行簽約”。由此來看,此前快捷支付簽約的確違規。 但為何3年來銀行方對此一直“默許”?業內人士分析,之前快捷支付能給商業銀行帶來一定收益,但在互聯網貨幣基金們誕生后,具備理財和轉賬功能的快捷支付賬戶真正對銀行業務形成了挑戰。由此觀之,針對快捷支付的種種“隔空喊話”,仍是銀行與第三方支付間的利益博弈。 有法律業界人士表示,銀行下調快捷支付限額,已經不是涉及某個人或者某些區域的消費者權益受損,而是涉及到全國范圍內的消費者,需要更多的人在更大范圍作出努力。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認為,“新公布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金融消費納入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我認為可以通過更多渠道去爭取。即使要做訴訟,也不應該是消費者自己單槍匹馬,而是由全國性的組織進行公益訴訟。” 對于下調限額,此次中工農建等四大行難得的“統一了步調”,也均解釋稱是出于保障客戶資金安全。建行副行長楊文升近日回應稱,“為什么一定要調快捷支付,因為第三方支付的具體風險情況,銀行端看不透,沒有把數據給我們。” 一位接近支付寶的知情人士透露,其實各商業銀行通過與支付寶合作快捷支付業務,每年收益不菲,此次四大行“合力出招”,仍舊是看中了未來移動支付廣闊的市場前景。 “每一筆快捷支付業務,銀行都要收取一定手續費,但是手續費的標準每家都不一樣,要看當初談的結果。”實際上,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國內互聯網與金融行業增長最快的幾個細分市場之一。 專家認為,在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在快捷支付博弈升級的背后,移動支付、快捷支付的比例正在上升,已經成為用戶的一種習慣。 中國銀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銀行業服務改進情況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銀行業移動支付業務共計16.74億筆,同比增長212.86%;移動支付金額9.64萬億元,同比增長317.56%。 實際上,工行在降低快捷支付限額、減少支付寶接口的同時,正大力推廣該行的快捷支付產品—工銀e支付。工銀e支付這一產品在2011年就已問世,但當時的單筆支付限額只有500元。而升級之后的工銀e支付可完成3000元以內的網上購物、轉賬、繳費等業務。據工行介紹,“工銀e支付”客戶無需U盾、電子密碼器等介質,即可在PC端或手機端完成付款。目前所有與工行直接開通網絡支付或者通過主要第三方平臺開通網絡支付的商戶,都支持個人客戶使用“工銀e支付”完成訂單交易。在工行“融e購”電商平臺中的所有商家購物或12306網站購買火車票等均可使用。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體驗,工銀e支付與支付寶的快捷支付非常相似,只不過,快捷支付的支付密碼短信來自支付寶,而工銀e支付的驗證碼短信來自工行。 實際上,其他大行也在積極謀劃移動支付的布局,農行副行長李振江日前也表示,農行正籌建自己的移動支付平臺,計劃邀請主要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嵌入系統。農行還計劃分別在B2C和B2B領域啟動基于三農需求的直銷電商平臺,不久就會推出互聯網產品。
|
關鍵詞:支付,銀行,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