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偷自产在线,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2019nv天堂香蕉在线观看,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您當前的位置:長城網>>定州頻道>>人物

定州郝浴:一個不該被遺忘的名字

來源: 長城網 作者: 2014-09-03 10:12:04
【字號: | | 【背景色 杏仁黃 秋葉褐 胭脂紅 芥末綠 天藍 雪青 灰 銀河白(默認色)

  定州郝浴像。長城網 實習生楊延飛 攝

  長城網定州訊9月2日(燕銳 楊延飛)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歷史的河流大浪淘沙,一些人一些事遠遠地離我們而去,可是無論是誰,只要是做過一些對人民有益的事情,人民就會永遠記住他。站在定州古城的邊緣,細數那些歷經風霜被家鄉人民記住的名字——人民藝術家張寒暉、老當益壯的廉頗、譽為詩豪的劉禹錫、寫下“人面桃花”流傳于世的崔護、待月西廂的崔鶯鶯等等太多太多,這些人物家家知曉,人人贊嘆,被載入史冊,列于地方志之中。在古城的一角,還有一個古老的村莊,那里住著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老人正是康熙朝名臣郝浴之后,然而郝浴這個名字,似乎被封鎖在定州人民的記憶里,被一層厚重的浮土覆蓋,淹沒在歷史的喧囂之中。

  郝浴,字雪海,又字冰滌,號復陽,清直隸府定州唐城(今河北省定州市唐城村)人,生于1623年,逝于1683年,清朝入關第一進士,27歲考入一甲進士,被順治皇帝任命刑部主事,后改湖廣道御史,巡按四川。因疏劾吳三桂而流徙奉天(今遼寧沈陽),后遷至鐵嶺,康熙十二年(1673)官復原職,后任廣西巡撫,副都統御史,康熙二十二年卒于任所。郝浴一生剛正不阿,不畏權貴,有事無事奏三本,所以人稱郝三本。

  郝浴的第八代傳人郝文學。長城網實習生 楊延飛 攝

  如今唐城村這位年過八旬的老人,名叫郝文學,是郝浴的第八代傳人,提到郝浴的聰明才智,郝文學豎起大拇指說:“郝老浴那腦袋瓜好使啊,張口就是詩。”沒錯,據史料記載:浴“少有異稟,生而機警,負異才。”郝浴少年時期就十分聰慧,讀書刻苦,十四五歲就通曉儒家經典、百家之言,16歲立下誓言:做天下第一流人,行天下第一流事。在《定州風云志》中,記載著兩個關于郝浴小時候的傳說,其中一篇叫《郝小海訓土地》,故事是這樣講述的,郝浴小時候叫小海,家境貧寒,放學后常去砍柴割草,有一年大旱,小海砍柴路上看見清水河干了,高粱桿蔫了,他心想,這莊稼都干了以后吃什么,老天也不下雨,真是氣死人。于是,小海一氣之下,跑到土地廟,坐在廟臺前,可是土地爺爺一動不動地穩坐在廟里,小海解開腰帶就在土地身上撒尿,還唱著歌謠:“老土地老土地,請你求神來下雨,限你十天辦不到,罰你河南看黍稷,你要想回到唐城地,還得等我河南去。”十天后還沒下雨,土地廟倒塌了,說是土地爺嚇跑了,十年后郝浴金榜題名,到河南當了縣官。

  郝浴自小嚴格修身自律,僅28歲就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青云得志,可惜好景不長,三年后,正當他躊躇滿志的時候,卻遭遇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順治九年郝浴在巡按四川時,奉命在保寧城監臨鄉試,時逢張獻忠部下劉文秀率領數萬人包圍了保寧城,郝浴“飛檄邀三桂,激以大義”請求援救,然而,吳三桂“逾月乃赴援”。等到保寧解圍后頒賞將士,吳三桂以冠服賞與郝浴,想以此堵住郝浴的嘴。而郝浴拒而不授,并在所上的《保寧奏捷疏》中說“平賊乃平西王責(吳三桂)。”并全面陳述了“三桂觀望狀”,因此積怨于吳三桂。吳三桂仔細研究了郝浴給皇上的奏章,終于找出可以置郝浴于死地的言語:親冒矢石,并以此為把柄,誣告郝浴為冒功論劾,犯下欺君之罪,而當時的順治皇帝,考慮到吳三桂手握重兵,不能得罪,為顧全大局,只得做出將郝浴革職,流放奉天(今沈陽)的決定。

  提及郝浴的流放生活,后人郝文學感嘆到:“即使被貶,他也沒有放棄‘澄清斯世,解救蒼生’的愿望,他在鐵嶺教出24個狀元郎,讓他的學生幫他完成心愿。”關于郝浴在鐵嶺的貢獻,在當地是人人皆知的。

  順治十一年六月,郝浴攜著懷有身孕的妻子踏上流放之路,被發放到尚陽堡(在今遼寧清河區內),在這里他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戍難友,成為至交,也是在這些朋友的幫助下,他和妻兒度過了人生最為艱苦的寒冬。順治十四年六月,郝浴有幸寬赦為民,獲得了在盛京范圍內擇地而居的自由,他準備投奔好友,故隨其一起遷居鐵嶺。當時鐵嶺城內遍地磚石瓦礫,蒿草叢生,除管理流人的官兵之外,無一居民,郝浴在“南門內之右”選中一片風水之地,修建茅屋,廣收生徒,開始了他的講學活動,生徒稱他為“復陽先生”。他決心講學授徒,是想讓學生們將來為朝做官,替自己實現解救蒼生的愿望,教育生徒作忠臣、孝子、悌弟、良友、修齊、誠正、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郝浴親書“致知格物之堂”匾懸于書室門楣之上,購置了大量的“天下圖書”,以備生徒學習和研究,因鐵嶺古為銀州,取銀州之岡之意,故講堂取名“銀岡”講堂。明代謫官左懋泰、戴國士等人,紛紛把子弟送到郝浴門下熏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銀岡書院造就了不少人才,多半成為東北的文化名流。“人文蔚起,科第連綿”,影響甚廣。

  這也就有了后人稱贊他“教出24個狀元郎”之說。

  康熙十二年,郝浴官復原職,還朝之前,他將“銀岡”講堂命名為“銀岡書院”,并將數十間房舍和許多器物全部無償地留給鐵嶺,作為銀岡書院的“生徒肄業之資”。他離開鐵嶺,還朝做官,正欲大展抱負之時,卻又因積勞成疾而病逝。鐵嶺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當年講學的“致知格物之堂”辟為“郝公祠”。1910年,周恩來總理入“銀岡小學”讀書,為緬懷周恩來同志,1979年正式將書院辟為“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

  在鐵嶺,說起銀岡書院,人們無疑會想起兩個人物,一個是周恩來,另一個就是書院的創始人——郝浴。由此可見,郝浴在遼北文化教育事業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遼北地區戰爭過后恢復教育發展的鼻祖。他的名字和銀岡書院一起,三百年來廣為流傳,這也使得鐵嶺人們永遠地記住了他,他“致知格物”的精神影響著鐵嶺一代又一代人。

  定州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韓振京說:“他致知格物的精神,辦學的宗旨,留下的奏折和傳世之作,無疑都體現了他這個人的思想情操,為人處事的道理,堅持‘澄清斯世’的原則和遠大的抱負。”在后人給郝浴寫的傳記里,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無論他在哪為官,都為民謀利,直言敢諫,深入體察民情,解救蒼生,革除弊政,建樹頗多,著作有《銀州筆記》、《孟子解》《粵西封事》、《見圣多言稿》、《中山史論》、《中山文集》、《中山奏議》等等,是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雜草叢生的郝浴墓。長城網 實習生楊延飛 攝

  然而一個令人心痛的問題是,這樣的一位歷史名家,一代才子,在他的家鄉定州,知道他的人卻是寥寥無幾。關于這個問題,韓主任給出這樣的解釋:“一方面,現在人不關心這些,年輕人關注如何掙錢,老年人注重如何養生,另一方面,在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宣揚方面,中國北方不如南方做得好,在唐城村,有郝浴的家廟,有他的后人,這些都是財富,是定州人的榮耀,是我們自豪的資本,大多數北方人可能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在唐城村村子東南,在一片樹林之側,農田之旁,有一座夫妻合冢,東側是郝浴之墓,墓室入口,有些許蛛網,入口旁邊有撰有“郝復陽先生之墓”字樣的碑文,碑文近三分之一被周圍的草叢遮擋,墓室封土上方也長滿了雜草,郝文學老先生說:“墓室曾經打開過,取出了有價值的東西,后來也就沒有再修建。”在夫妻合冢的正西側,殘留著后人祭奠燒紙的池子,只有一部分露在地面之上,由于多年雨水的沖刷,導致池子周邊十幾平米的土地都被染上黑色。在墳墓通向村莊的小路上,有不少破碎的石碑,這些石碑都是一半埋于地下,一半露于地上,有的能看出是被砍掉腦袋的石龜,有的已經看不出是何物了。郝文學說:“郝老浴是進行國葬的,他的墳墓前有6排4列共計24個蛟龍碑,下面是石龜,可惜現在都已經損壞了,這些都是被損壞的石碑。”

  “看到這些,不禁讓人心痛。”唐城村一位五十多歲的村民感嘆到。是的,這確實是一個痛心疾首的問題,家鄉的人民不僅忘了他,而且摧毀了他的墳墓。郝浴年輕力壯之時是在流放當中度過的,長達22年之久,做官前后僅有13年,可是在這僅有的13年中,卻歷任刑部廣東副主事、湖廣都御史,兩淮鹽運使、廣西巡撫等職,身為一品高官,卻廉以持己,過著清貧的生活,雖屢遭誣陷卻仍一心報效朝廷,為國為民鞠躬盡瘁。遺憾的是,他的生平事跡,他留下的文化著作,在定州沒有得到應用的宣傳。

  面對郝浴在鐵嶺“熱”,在家鄉“冷”的局勢,我們希望政府能夠修繕郝浴墓地,修建郝浴紀念館,讓定州的文化遺產保留下來,讓后人更好地受到家鄉文化的熏陶,也是為當今文化建設盡一己之力。愿家鄉的偉大人物在家鄉“熱”起來,讓這個幾近被遺忘的名字重新“火”起來。

 

關鍵詞:定州,郝浴

責任編輯:燕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