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博與國博聯合舉辦“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
724件漢代文物講述“河北故事”
劉勝金縷玉衣、銅朱雀銜環杯、錯金銅博山爐等文物展柜前人頭攢動……3月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內,724件漢代文物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駐足觀看。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河北博物院聯合主辦的“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兩個多月以來,人氣居高不下,數萬名觀眾通過來自河北的精美文物觸摸燕趙文明發展脈絡,傾聽“河北故事”。近年來,河北文物不斷拓寬“走”出去的渠道,讓更多人近距離便捷地感悟燕趙文化之美。
漢風古韻,勾勒盛世的風采
“沒想到漢代工匠有這么高超的制作工藝,能在小小的一個銅爐上雕琢出生動的山間景色,神獸出沒,虎豹奔走,小猴嬉戲,獵人巡獵都活靈活現。”面對國博展館內的錯金銅博山爐展品,北京觀眾郝婧感嘆道。
此次展出的文物均出自滿城漢墓,這座在中國考古史上占有極其重要地位的漢代大墓。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充分地展現來自河北的漢風古韻?此次展覽的兩位策展人,河北博物院策展人陳寧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人王輝頗下了一番功夫。
作為漢諸侯王、后一級的大型崖洞墓,滿城漢墓墓室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墓中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常設于河北博物院的“大漢絕唱——滿城漢墓”展廳內共展出文物1605件(套)。為了做好此次與國博聯合舉辦的展覽,河北博物院早在2018年12月便發布公告,關閉“大漢絕唱——滿城漢墓”展廳,積極備展。
“國博展出的這些文物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是滿城漢墓內頗具代表性的文物,體現了漢代獨特的文化內涵。”陳寧介紹,參加展覽的文物除了河北博物院的149套722件文物外,還有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醫工”青銅盆和錯金銀鳥篆文青銅壺2件滿城漢墓出土的文物。
在展覽內容設置上,王輝力圖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解讀滿城漢墓文物和中山靖王劉勝。她介紹,展覽共分為“盛世風貌”“王國往事”“長樂無極”“因山為藏”“發現靖王”五個單元,圍繞三條主要線索布展:一是通過滿城漢墓出土的煌煌器物展現西漢盛世自信進取、富于創造的時代風貌;二是以散點透視的方式勾勒出大時代背景下劉勝的人生軌跡,試圖還原一個多面的“大漢藩王”;三是對50年來滿城漢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進行回顧與總結。
記者在展廳內看到,為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此次展覽不但制作了文物文字說明、圖、表、畫、視頻等,還通過二維碼、語音導覽、交互觸摸屏等多種方式,展現悠久的漢朝文化藝術,解讀其中蘊藏的文化內涵。
回溯千年,觸摸歷史的溫度
2018年是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在這一時間點舉辦“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是對以往重大考古發現的回顧與總結,集中展現滿城漢墓的考古發掘成果和50年來的學術研究成果,揭示滿城漢墓作為中國20世紀重大考古發現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
當滿城漢墓考古發掘的親歷者,92歲高齡的考古學家盧兆蔭站在國博展廳,再次面對金縷玉衣等自己親手捧出的珍貴文物,依舊感慨良多。
“當時我們在大墓后室的北部發現了墓主人的棺床,由于木頭嚴重腐朽,究竟有幾重棺槨已經無法確知。在用小鐵刀、竹簽和毛刷等工具清除了漆皮和朽木灰堆積后,發現棺槨里居然有一副完整的金縷玉衣。”當年的挖掘過程,盧兆蔭至今記憶猶新。
“玉衣”的稱呼最早見于《漢書》,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后使用的殮服。但這一切描述都只存在于史書中。滿城漢墓發掘前,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具體形制。劉勝金縷玉衣的出土解開了漢代以后困惑了人們多年的玉衣之謎。早在2002年,這件玉衣就被列為我國首批禁止出境展出的64件文物之一。此次來國博參展,也是劉勝金縷玉衣近30年來首次走出河北博物院參展。
文物是對歷史文化的最好見證,如何在科學保護文物資源的基礎上,管理好、利用好、傳承好文物資源,進一步挖掘文物資源所蘊藏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元素,是不可回避的時代課題。從發掘至今,我省關于滿城漢墓及出土文物的保護、研究、展示等各方面工作不斷深入,讓這處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綻放時代光彩。
除了如今的河北博物院《大漢絕唱——滿城漢墓》常設陳列展外,保定市滿城漢墓遺址也在積極探索中保護與傳承。保定市滿城區文保所所長梁艷東介紹,自1992年起,滿城漢墓在原墓葬遺址上進行科學有序的開發展覽,這座千年漢墓全部對外開放,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和學者參觀。2014年,當地政府投巨資對滿城漢墓陵園區進行了環境整治,修建了文物展覽室。開放的景區讓游客可以回溯千年,觸摸歷史的溫度。
走出河北,讓古老文物“活”起來
一個展覽的成功舉辦,一座漢墓的保護利用,讓人們看到我省在挖掘河北文物價值、文物交流展示等文物保護利用和傳承工作上的努力和創新。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展示河北文物保護成果,為更多中外觀眾講述河北故事,讓更多人看到河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河北博物院副院長徐艷紅介紹,此次滿城漢墓文物走出河北,走進國博,是河北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入合作,踐行“讓文物活起來”的積極行動,也是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河北博物院與京、津兩地博物館開展了多項展覽合作和文化交流活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作用,讓精品文物“走”出去、“活”起來。2016年、2017年,聯合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舉辦《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歷史文化展》《金玉滿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2018年4月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簽署了戰略框架協議;整合京津冀三地文博業的學術力量,創辦《博物院》期刊,搭建了京津冀學術合作、互利共贏的高質量平臺,有力地推動了三地文博事業的合作交流發展。
無疑,文物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著一段鮮活的歷史。作為珍貴的歷史寶藏,必須讓它“活”起來、“亮”出來,更要“走”出去,走遍華夏,走向世界,這才是對民族歷史的最好繼承與弘揚。
“今后,我省將進一步拓展文物展覽交流工作。”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表示,要以河北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館、特色博物館為龍頭,帶動和支持我省各級博物館開展交流合作,策劃舉辦聯展、巡展以及互換展覽,積極拓寬對外展覽交流項目聯絡渠道,推動具有河北特色、展現中華文明的精品文物“走”出去,講述生動厚重的“河北故事”,讓文物更好地“活”起來。